4月底,董明珠、雷軍等一起擔任全國“眾創杯”創業大賽導師的眾創資本董事長謝利明來瀚天科技城開講,圍繞著《一針一線,企業創新的精準模式》的主題,為近30位佛山企業高管呈現了一次互聯網思維的盛宴。
“互聯網+”是佛山近兩年謀求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也是制造業企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謝利明看來,實體經濟面臨最實際的問題是如何將產品銷售出去,制造業企業在生存單一的供應鏈或者是產業鏈一端的時候沒有辦法融合到外部,而網紅經濟則是佛企比較低成本、迅速獲得轉型的機會。
重新審視企業流量和品牌
在互聯網時代,制造業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企業本身沒有流量。
當企業家辛苦打拼,傳統制造企業發展了很多年以后,外界對企業依然缺乏認知。“你每天依然還是在面對供應鏈、成本增加、三角債等問題,在傳統行業領域中,企業家是沒有辦法避免的。”謝利明說,近年來,企業高管都爭相去上各種總裁班,這種現象和需求的背后,是傳統企業感受到了目前經營的壓力,企業家已經有很大的危機感。
事實上,珠三角大多數中小型企業有這樣的問題,甚至不少實體產業的老板選擇了用腳投票:用積蓄或閑錢去投資房地產和股票。但更多的佛山企業家選擇了繼續堅守和謀求突圍,他們試圖樹立自己的品牌,去開拓市場。
“我們生產了陶瓷或者別的產品,你發現你要賣是賣不出去的。”謝利明說,“互聯網+”并不是運營一下淘寶、在天貓上開個店,或者搞一個微信的三級分銷系統,“這是另一個坑,因為流量刷不起。”
在謝利明看來,高成本投入去砸粉絲,這是大多數企業轉型中采取的方式,但都碰到了類似的問題。“實際上這些人拿了你的禮品直接轉身就卸載了。
網紅的價值是心理喚起
隨著社交平臺的興起,粉絲經濟步入網紅時代,企業有沒有辦法借助網紅經濟的風口,結合自己企業本身的供應鏈情況做一個整合?謝利明表示,網紅已經點燃了新媒體營銷的大火。
他舉了當下最火的Papi醬的例子。Papi醬就是典型的網紅,擁有近2000萬粉絲,阿里巴巴和真格基金都投資了Papi醬,估值已經過億。謝利明認為,佛企如何借助好的形勢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先機,值得借鑒考慮。
在他看來,傳統的銷售模式已經被新的方式所取代。“以前企業生產智能燈,賣給批發商就可以了。但是現在這個方法行不通了,人們消費的習慣發生了改變,我們要知道我們的用戶在哪里?讓誰來幫我們賣?如何把產品設計得更加人性化,更針對性賣給我們的受眾,這就是我們真的要思考的東西。這個才是真正精準的營銷。”
謝利明表示,網紅的最大價值并不在于它吸引了大量眼球,而在于對用戶的心理喚起,使得用戶眼前一亮。而企業要做的就是選擇甚至是培育符合自己產品的網紅,通過共同的價值觀來讓產品與用戶產生共鳴。
未來的市場不按常規出牌
佛山的制造業企業急需改變來單生產的狀況,傳統制造業通常都是賺一點加工費,但而今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傳統企業的創新之路在哪里?
謝利明建議說,訂單少了,機器和廠房閑置,這樣的企業非常多。“但是沒有思維上的轉變,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就是等死;如果冒冒然加互聯網就會早死。”
在謝利明看來,未來的市場將不再按常規“出牌”。市場不再按人群、行業、品類而細分,而是按心理喚起的狀態來細分。“商業邏輯已經改變,受眾比較關注什么東西,他們看到什么樣的東西就會自然有反應,佛山的企業就產生這樣的產品。佛山企業有強大的生產能力,整合整個供應鏈并不困難。”
謝利明坦言,對大多數佛山企業而言,都需要處理好信息流、現金流、物流的問題,而網紅思維僅僅只是解決了企業信息流的問題,“核心就是你做這個產品能夠賺到錢,并且能夠把整個物流體系搭建好,用產品達成了人與產品的連接。網紅本身不具備生產能力,企業通過網紅模式建立起信息流之后,能不能解決現金流和物流的問題,然后推出持續不斷的產品滿足大家的需求,這是企業的長期發展所要思考的問題。”